菲律宾危机要来了, 只有中方能救, 中方帮不帮? 杜特尔特预判很准
这个世界总有一些出人意料的反转 。
就在前几天,菲律宾能源部长拉帕斯对外透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:马拉帕亚天然气田即将枯竭,菲律宾面临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。
说起来很有意思。几年前,杜特尔特卸任时曾经说过:"与美国走得太近将是菲律宾的重大战略失误。" 当时很多人不以为然,现在回过头来看,这位老人家的判断一针见血。
让我们从头说起这个有趣的故事。
能源困局:一个看似遥远却近在眼前的危机
马拉帕亚天然气田就像是菲律宾的"能源生命线"。它为吕宋岛,也就是包括首都马尼拉在内的核心区域,提供了将近20%的电力供应。这就好比是一个人的主动脉,一旦出问题,后果不堪设想。
现在的情况是,这条"主动脉"快要"堵塞"了。据专业机构评估,如果不能及时找到替代能源,到2027年,菲律宾将面临严重的电力短缺。

更要命的是,菲律宾本土能源匮乏,97%的石油和天然气都依赖进口。每当国际油价上涨,菲律宾的经济就会遭受重创。
失之交臂:错过的机遇
说到这里,不得不提到一个关键的转折点。在杜特尔特执政时期,中菲两国曾经达成共同开发南海资源的框架协议。当时的情况是:中方有技术和资金,菲方有资源,双方本可以实现互利共赢。
然而,小马科斯政府上台后,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。
新政府不仅终止了与中方的合作谈判,还在南海问题上采取了咄咄逼人的态度。结果呢?不仅南海油气开发陷入停滞,连在建的基础设施项目也受到影响。
比如声名在外的苏比克-克拉克铁路项目,原本是菲律宾现代化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,现在因为中企撤资而搁浅。更讽刺的是,菲方找遍了各路"金主",却没人愿意接手这个烫手山芋。
美国的"空头支票"
小马科斯政府寄希望于美国能够伸出援手,但现实给了他们当头一棒。

首先是油气开发问题。美国企业对南海勘探的兴趣近乎于零。这很好理解,在中国的"后院"搞开发,风险太大,收益未知,哪个商人会做这种赔本买卖?
其次是清洁能源转型。菲律宾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:到2030年实现35%的清洁能源占比。但这需要天文数字般的投资:5000亿美元!这比菲律宾一年的GDP还多。
美国的实际行动呢?每年对菲投资额度仅有10亿美元左右。这就好比你要建一座摩天大楼,朋友却只给你买了几块砖。

未来之路:谁能破局?
现在的菲律宾,就像是走进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困局:能源危机迫在眉睫,经济发展陷入瓶颈,美国的支持远水难解近渴。
有趣的是,解决方案其实就在眼前。中国不仅有技术实力和资金能力,更重要的是有合作的诚意。但前提是,菲律宾需要调整其战略立场。
这不仅关系到能源安全,更是关系到菲律宾未来发展道路的选择。

正如一位菲律宾资深外交官所说:"在大国博弈中,小国要有智慧,要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国家利益。"
也许,现在正是菲律宾重新思考其战略选择的关键时刻。毕竟,在这个世界上,没有永远的敌人,只有永恒的利益。

